1、排泄的定义和渠道
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终产物、多余的物质与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的代谢产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,称为排泄。排泄的渠道有:①呼吸器官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;②消化道通过粪便排出胆色素及一些无机盐类如钙、镁、铁等;③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水分、氯化钠和尿素等;④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水分、无机盐(主如果氯化钠,其余为硫酸盐和钾、氨等盐类)和有机物(主如果尿素,其余为马尿酸、肌酐、尿色素等)等。其中肾脏是机体非常重要的排泄渠道。
2、肾的功能结构
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。
肾单位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两类,其结构有明显的不同。
(一)皮质肾单位
主要分布于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。人肾的皮质肾单位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5%~90%。这种肾单位的肾小球体积较小,髓袢较短,只达外髓质层。
(二)近髓肾单位
分布于挨近髓质的内皮质层,在人肾约占肾单位中的10%~15%。这种肾单位的肾小球体积较大,其髓袢甚长,可深入到内髓质层,有些甚至到达乳头部。
尿生成的基本过程
尿生成的基本过程为:
1.肾小球的滤过用途;
2.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用途;
3.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必用途。
肾小球的滤过用途及影响原因
1、肾小球滤过率
单位时间内(每分钟)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,即肾小球滤出的滤液量或原尿量,称肾小球滤过率。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/min。每24小时两肾的原尿量可达180L。
2、滤过膜及通透性
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、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。膜上有大小不一样的孔道或裂隙,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(如大分子蛋白质)不可以通过孔道滤过。滤过膜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物质,主要为糖蛋白,能阻止血浆中带负电的物质的通过。因此,可以把滤过膜看成分子大小和分子电荷的选择性过滤器。
3、肾小球有效率过压
是指使血浆通过滤过膜而滤出的静重压,是肾小球滤过用途的动力。可用如下公式表示:有效滤过压=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(血浆胶体渗透压+肾小囊内压)
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推进血浆滤出的力量,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是阻止滤过的力量。在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才能有滤过发生。
4、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
(一)滤过膜的通透性